千万别忽视孩子的恐俱心理
来源:http://www.udows.com 发表时间:2016-05-23
响到孩子个性的发展,使孩子缺乏独立性,甚至会导致某些心理障碍及性格病态的发生。
程女士平日工作非常繁忙,每周只有一天时间陪在孩子身边,多数时候都是保姆照看孩子。一个周末的晚上,程女士的一个同事带着女儿来家做客。程女士让儿子阳阳去阳台拿玩具给小朋友玩,阳阳哭闹着不肯去。程女士很尴尬,最后她只好亲自去拿玩具给孩子玩。
客人走后,程女士蹲下来问阳阳:“你为什么不肯去阳台上拿玩具呢?”阳阳哭着说:“阳台上有大灰狼,每到晚上就会进来吃阳阳。”“这是谁告诉你的?”程女士问儿子。“是阿姨!”原来保姆每天做饭的时候,阳阳总是到阳台上去玩,保姆怕孩子出事,就说阳台上有大灰狼,以此吓唬阳阳。阳阳很听话,从此便不去阳台玩了。可是每到天黑,阳阳就很害怕。
为了帮阳阳消除恐惧感,程女士就对他说:“妈妈陪你去阳台,把大灰狼抓住,谁叫大灰狼老是吓唬我们呢。”阳阳跟在妈妈的后面,可每次去阳台灯光都是亮亮的,什么都没有。程女士耐心地告诉儿子:“阿姨是怕你一个人在阳台上玩,出危险,阳台上根本没有什么大灰狼。大灰狼只会在很远的深山里。”
成人用吓唬的方式阻止孩子做某些事情是不对的,孩子的心里原本没有什么恐惧感,成人的吓唬很容易在孩子心里留下阴影,这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好心态。
有些胆小的孩子一会儿让妈妈陪他睡觉,一会儿钻进自己的小被窝,一会儿还睁着眼睛、探出头东张西望地去找那个可怕的东西在哪里。当孩子表现出恐惧的神情时,千万不要不当回事。孩子害怕一定有原因,父母一定要问清楚孩子害怕什么,然后找出问题的症结,帮助孩子驱散恐惧的阴影。
6岁的萍萍,每天晚上都要钻到爸爸妈妈的床上。她总是说天黑了,房间里有怪物。她恐惧的神情,让爸爸妈妈伤透了脑筋。萍萍渐渐长大了,爸爸妈妈希望锻炼她独立生活的能力。可是萍萍总说害怕。
有一段时间,萍萍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敢一个人睡觉了,可有一天晚上一阵雷声把萍萍惊醒了,她半夜里大喊:“妈妈!妈妈!”
妈妈认为这是个大问题,就去咨询了心理专家。在专家的建议下,妈妈给萍萍买了小手电筒,让她在晚上用来照明,还给萍萍听最动听悦耳的钢琴曲,分散萍萍的注意力,萍萍每次为了快点睡着,就在心里数数。妈妈告诉萍萍,生活中没有什么妖怪和魔鬼,没必要害怕,而且爸爸妈妈就睡在萍萍的隔壁。
至于雷声,妈妈给萍萍买了一本有关自然科学的书,给萍萍讲了雷声、闪电形成的原理,虽然萍萍不太懂正电、负电,但至少她知道那不是怪物。慢慢地,萍萍变得胆大了,而且独自在自己的房间里也能睡着了。
孩子在童年时期最富有想象力,他们喜欢把自己生活中遇到和了解的事情进行夸张式的想象。比如,他们可能认为雷声是怪物使的招数,是魔鬼使坏;他们还会把平日动画片里的怪物、魔鬼很自然地联想到生活中来。对这个时期的孩子,一定要进行非常细致的、切合实际的教育。父母一定要耐心细致地给孩子解释疑惑,并分散孩子的注意力,帮他们消除恐惧感。
爸爸妈妈应该怎样帮助孩子有效地战胜恐惧心理呢?试试下面这些方法吧:
第一,不要惩罚或嘲笑孩子的胆小。
有些父母说孩子是“胆小鬼”,甚至给予惩罚,这些都会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极大的伤害。这不仅改变不了孩子胆小的状况,反而可能使孩子的惧怕心理加重。
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让孩子知道父母理解他的恐惧心理,之后再进行有说服力的劝慰、解释,这样他们才更容易相信你,恐惧心理才能得到解除。
第二,让孩子不要掩饰害怕。
有些孩子虽然心里害怕,但是还装出不害怕的样子,这样做会使孩子心理压力更大。父母要让孩子说出因什么而害怕,并告诉孩子:“害怕也很正常,我们小时候也害怕过。”让孩子解除心理上的羞耻感,并逐渐克服恐惧心理。
第三,平时不要吓唬孩子。
很多家长喜欢吓唬孩子,动不动就对孩子说:“你不听话,我就叫大灰狼来把你吃掉。”“你不吃饭,就把你关到黑屋子里去。”这样做是不正确的,父母要改变这一教育方法。
第四,给孩子一个神奇的安慰品。
当孩子感到恐惧的时候,父母不妨给他找一个神奇的安慰品。例如,给孩子一个可爱的玩具熊,并告诉他:“这只小熊有神奇的力量,是专门来保护宝宝的。”在孩子睡觉的时候,把玩具熊放在床头,可以使孩子变得勇敢。
相关新闻
- 教育部确定36个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
- “蹲下来”面对孩子很重要
- 尊重孩子天性 别总让他分享
- 探索新途径新方法 提高学前教育水平